当前位置:看书谷>玄幻魔法>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12章 风险控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2章 风险控制(1 / 2)

对于柯林杰的顾虑,作为老友的戴蒙德几乎是一眼看穿

“实际上,除了正在由en-2升级的en-x以外,我们还计划从头开始,结合全新的气体驱动和膨胀系统研发更新一代的en-xx风洞,使用电加热氢气代替氦气作为驱动气体,在双级驱动技术下可以达到马赫数25的实验气流速度和7500的气流总温,有效测试时间不少于10……”

初听上去非常有吸引力,但前者却丝毫没有被这一番话术给绕进去,而是直接翻了个白眼

“你们改造en-x都需要到后年年中才能完成,造个全新的……”

他隔着控制室一端的落地窗玻璃,看了一眼楼下平卧着的两台巨型风洞,凑到戴蒙德耳边压低声音说道

“哪怕先不提技术,恐怕连选址问题都很难解决吧?”

布法罗人口只有不到40万,按说算不得是个大城市,但研究中心当初为了解决用水问题选址在伊利湖畔,却导致后续的扩建工程面对了环保组织、渔业企业和航道工会的重重阻碍——

尽管五大湖的水质早就已经出现了灾难性恶化、沿湖渔业也因此而受到严重打击,但这却并不影响相关从业人员向研究中心索取动辄以亿计数的“污染治理经费”。

而卡尔斯潘大学作为一所非盈利性学术机构,显然难以在短时间内筹措到如此巨额的资金。

况且任谁都知道,这些费用无论名义如何,本质上都相当于是保护费。

哪怕多方筹措给了第一次,以后也免不了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而戴蒙德却摇了摇头

“在这里确实没什么可能……不过我们已经和it合作在波士顿拿下了一片新土地的使用权,计划把en-xx风洞建在未来的波士顿研究中心……”

对于这个消息,柯林杰倒是显得有些意外,但也不过是转瞬即逝

“算了……说这些也没什么用。”

他叹了口气,整个人破天荒地显出了几分疲惫

“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你们的新风洞大概率还是通过加热轻气体进行驱动……就算复现出很高的飞行马赫数,受制于机械能做功的先天限制,高气流总温和长试验时间也只能兼顾其一……”

说到这里,又突然停顿了一下

“说起来,我前些天看公司下发的月度技术情报总结,说是根据用电量和化学试剂采购量来推测,华夏那边好像提高了他们京城郊区风洞群的使用频率?”

实际上,绝大部分有用的情报都不是通过精彩的无间道剧情,而是借助各种低敏感性甚至公开的周边信息推测所获得。

尤其在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更是很难对大方向上的信息做到完全保密。

戴蒙德用略显古怪的眼神看了一眼柯林杰,不过还是回答道

“从大概今年年初开始,华夏人的动作就已经开始活跃起来了……不过他们停止了跟亚深工业大学的合作,甚至也不再参与aiaa的评价体系,所以暂时只能估计是在推进新的风洞计划。”

“根据两年前aiaa所获得的最近一次信息更新,对方当时正在研制一台长时间激波风洞和一台高精度复现风洞,算算时间应该到了开工建设的阶段……”

“性能呢,性能如何?”

柯林杰显然对实用性更为关心。

而戴蒙德倒也非常坦诚

“单从技术上讲,比en-2甚至en-x都更先进……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之所以急着推进en-xx项目,就是为了能够赶上这些华夏同行们的进度。”

作为高温气体动力学专家,他并不过于回避美国在超高速风洞领域已经出现落后的现实。

只不过,对于这一现实的严峻程度,还是缺乏正确的认识……

因此,眼见柯林杰的脸上露出惊骇,戴蒙德又赶紧补充道

“不过你也不用过于担心……他们既然决定把长测试时间和高复现精度分别放在两台风洞上面,那应该还是以技术验证为主,后面还需要把这两项技术结合,才能拿出真正属于下一代的应用性产品,所以至少在几年内,我们靠等效模拟结合试飞积累出来的数据还是独一份……”

“……”

……

在大量经费和dd的双重催促之下,x51a项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向前推进着,甚至让柯林杰这样的老辈人有了一种回到冷战巅峰期的错觉。就在布法罗研究中心的超高速风洞对两级吻切锥乘波体方案进行最终验证的同时,火箭动力助推段的测试也正在波音的威尔明顿测试中心同步展开。

相比于对所有人而言都是新知识的高超音速动力学以及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动力属于是整个项目中不技术难度也并不算高的一环。

如果不是甲方大爹要命的临时修改项目需求,甚至都无需专门从it聘请外援。

不过,即便出现了节外生枝的情况,这一部分仍然属于不太起眼的内容。

整个技术和测试团队的氛围也因此而显得相对轻松。

甚至在测试结果确定符合设计要求之后,梅尔丽·赫斯特博士还提出把六台已经被完全烧黑了的火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