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入v三更
晨风浩荡,日出东山,群鸟惊飞。
郑瑶衣襟飘扬,立于其中,恍惚间看到一位年轻道士手执长剑,意气风发,可是身影却越来越淡。
离括苍派越近,师父的音容就越陈旧。
回首来时吊桥,奇险雄峻,孑然一身,茕茕孑立。引领她的小道士很是奇怪:“姑娘,我们大师兄呢?”她紧紧捧着骨灰坛的手指泛白,细泪顺着山风流下:“师父在这里。”檀香袅袅,道观的大殿里三清牌位在上。白鹤铜像翱展双翅,欲一冲九霄,困于泥塑铜身,只能呆若木鸡。
白须老者闭目坐在蒲团上,旁边的中年道士却略是着急。小道士红着眼睛,迈入大殿,行礼道:“禀师祖,叩拜的姑娘已经请过来了。”
中年道士再也忍不住了问道:“你大师兄呢,跟着一起回来了?”小道士闻言泪珠大颗大颗滚落,哽咽道:“大师兄他“好,我已知晓了。"白须老者睁眼,神态严肃,“叫那位姑娘进来。”“师祖。"看着师伯焦急的神色,小道士还想再说什么。师祖却摆手叫他退下。
老者道:“我道虽不像佛教忌讳贪嗔痴,但镜重你要知道,人有生老病死,更有无妄横劫。”
镜重身子踉跄,似乎也已知道了。却再难像平日回一句"师父,我知道了。”
郑瑶一拜三叩首,神色敬重悲肃地进了大殿,将师父骨灰坛放到地面。“禀真人、道长,李师父于彰德府临漳县除水妖时身陨。”她话音刚落,镜重冲上前,不可置信:“扬清年少有为,不到而立之年就筑基入门,怎么可能这般就陨落了?!”
他昂着头看向自己的师父:“再说,就算他技不如妖,被斩落,尸身呢?”最后冲郑瑶质问:“你是什么人?若在这里妖言惑众,休怪我不客气!”李浊清是谁?
是括苍派的首席大弟子,十六岁筑基,二十五岁筑基巅峰,将要结丹,天生道种,百年里括苍派唯一有望飞升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不明不白的死在二十五岁?
白须老者轻斥:“镜重你失态了。”
别看他这个徒儿才五六十岁的模样,实则已经一百五十岁了。性情还是这么着急。
“西阁里扬清的长明灯已经灭了,你为什么不肯相信呢?”半年前李浊清的长明灯熄灭。为了不使门中人心浮动,上下动荡,白须老者遂封锁了消息了,不叫任何人去西阁。
其他人不知缘由,他个做师父的还没有半点察觉吗?也许很多事只是不能接受而已,这和年纪无关,和经历的事也无关。白须老者深深叹了口气:“镜重你修心还不够。”镜重却道:“师父,我等修行之人不就是为了长生逍遥,摆脱生老病死的轮回苦吗?”
郑瑶心中犯苦,这何尝不是自己的初衷,可就连师父这样的道家种子都身陨道消,实在无法令人接受。
镜重杀意顿生,问她:“我徒儿是怎么死的?”这回白须老者没有再阻拦他,只道:“姑娘你起来。”郑瑶摇头:“师父因我而死,我一跪又何妨?”镜重皱眉,好在白须老者瞪视,叫他不敢妄动。她将临漳县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告之。
“若非为了救我,师父也不会被杀。“这件事是在郑瑶心里是留下心结了。师父不是自己害死的,却因为自己而死。
镜重急火攻心,吐了一口血。他终究忍不住怨愤:“郑姑娘既有满腹巧思,为何不能避过去,非要请我这个徒儿送死。”古代师徒传承犹如父子,而修行道上的师徒更是德损相息。镜重已算很有天赋了,在百岁内筑基,延寿至两百岁。可惜今已有一百五十岁,几乎没有结丹的可能了。所以他将所有的期望、心血投注到徒弟李浊清身上。徒儿也没有让他失望,所以他一直自欺欺人,不认为李浊清真的死了。昔年有诸葛亮摆七星灯,为自己延寿,战国时亦有砍头而复生者。他想自己的弟子也一定不会就这么死了。
镜重自知失言,仍不顾师父斥责,继续道:“我们括苍派将首席大弟子派往北方,他们终南山就不该看顾一二吗?为何迟迟不给我们传讯?”白须老者皱眉,变了神色,厉声道:“你被愤怒蒙蔽了心窍,还不快下去!”
“师父怕他们,我不怕!“他旋即转身,抽出青光宝剑,“我下山去要个说法。如果老天要收我,叫我也葬身漳水!”白须老者宽大的袖子一扇,将他扇倒在地:“无知无畏!还不快把你们师伯扶下去休息。”
老者声如洪钟,振聋发聩。对比之下,郑瑶的五十里传音就落得下乘了。待徒弟被扶下去,他以气体托起郑瑶,开始解决徒孙的身后事:“你不必自责,我知道我这个徒孙的性情。那日就算是个普通农女他也会拼死相救。”“只是他将自己传承给了你,万不要辜负了他的期望。”“噌”的一下,李浊清的长剑从她背后出鞘,寒光凛凛,十分威风,落到白须老者手上,他抬手抹去剑上的神识。
一道剑芒闪的郑瑶睁不开眼,恍惚中,黑纱袍的道士冲她微微一笑。“把你的血滴到剑刃上吧。"老者将长剑递给她。长者吩咐,不可推辞,郑瑶毫不犹豫化出匕首割在腕上,剑刃饮血,发出清脆的剑鸣。
“看来它也很喜欢你。"白须老者的声音响起,“这本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