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陈公子
天气阴寒,细雪绵绵,苏州桥下一家客旅,文弱的书生戴着斗笠出工。瞧乌沉沉的天,他裹紧薄棉衣。出发的急,衣服带的不多,没想到两月后天气就转至冰寒。
今朝节衣缩食,形影相吊,与之前的意气风发,翩翩风度宛若两人。“许公子饿了吧。"一位女道士递给他一个纸包的包子。许宣惊愕看向来人,道:“我与道长可相识?总觉得在哪里见过,恕小生愚钝,现下记不得了。”
女道士含笑:“那日许公子三美同游西湖,我是旁边的白衣女道。”她这么说,许宣立马有了记忆,也正是这个女道士在白蛇口里救了自己,还告诫自己不要贪恋美色。
他立马匍匐下跪,若非男女有别,怕惹怒高人,他都要抱大腿了。“道长,小生后悔不听您所言,沦落此番境地。还望您救我!”郑瑶虚扶起他:“你现在有危险吗?”
许宣呐呐:"……没有。”
“那何故叫我救你。"她看着他的眼睛。
许宣流下泪,鸣咽道:“小生不知……小生没有害人,为什么要背井离乡?”他住在姐姐姐夫家,又在药堂帮工,生活朴素,但也没有受过什么委屈。安安稳稳地每一天。自从那日西湖同行后,接二连三遇到美人,运气大好,却立马陷入沼泽,直至牢狱之灾降临。
“我没有告诉你吗?"郑瑶叹气,“你恨白素贞吗?”白素贞,听到这个名字,许宣心中一颤。
他原本引以为豪的妻子,半生的归途,竟是个偷盗贼子。他心中闷痛:“小生没有听道长的劝告,被迷了心智,受此番灾劫也认了。但请日后不要再遇到这么奇怪的事了!”郑瑶道:“只要你坚守初心,对你和白素贞都好。"说完消失在原地。许宣吃着温热的包子,流着泪去赶工。
“官人!"青白两道身影向他奔来。
许宣冷着脸,漠视二人,有她们擦肩而过。姐妹两个很是不解:“官人,你怎么了?”看着在风雪中越走越远的许宣,白素贞伤心道:“官人因为库银的事,对我们生了芥蒂。”
小青无所谓道:“姐姐,正好我们回去冬眠吧。“她打着哈欠,春困秋乏夏打盹冬眠。
郑瑶在远处静静看着这一切。
第一天,许宣不理她们。
第二天,白素贞送来吃喝,仍旧不理。
第三天,白素贞托客店主人说情,许宣勉强一见。第四天,许宣微微松动……
第七天,两人和好。
郑瑶叹息,离开了苏州。她现在已经不想掺和二人的事,只是好奇隐隐知道白素贞是妖精的许宣,为什么现在不爆发,而在日后爆发。她刚回到金山寺,一个小沙弥欣喜道:“郑道长,您终于回来了。主持请您过去。”
如此急切,郑瑶还以为是什么大事,谁知主持请她去见一个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还请道长怜他性命。"主持微微叹息,略有些不好意思道,“这陈家为本地富户,为我金山寺捐献了不少书籍香火。若道长肯去一见,我金山寺藏经阁供道长观望。”
陈家竞让金山寺大开藏经阁,可见其深厚。郑瑶确实想看,没有推脱,赶往了陈家。
陈府假山流水,小桥楼阁,花木秀美,身为精雅。只是暖阁里的陈公子形销骨立,面若金纸,呼吸都甚为困难,独吊着一口气。郑瑶大为惊奇,上次见陈荷福寿双全,身体怎么至这番光景?双髻丫鬟捧着药汤劝道:“公子喝一口,那位姑娘来了,您也好有精神见她。”
另一丫鬟为他压被褥,不禁啜泣:“好生生的人怎么去了寺庙便痴了傻了?”
引路的管家道:“郑道长,您进去看看吧。”郑瑶道:“先不急,你叫丫鬟给陈公子说我晚上来见他。让他喝药吃饭。”管家略一思索:“公子的事我做不了主,这回请主家。”郑瑶点点头,扶着屏风听那屋里的动响。随即又施了法术,为陈家公子固本培元,攒了番精力。
管家很快回来,忙道:“我们老爷夫人很赞同道长的决定。希望能宴请道长。”
郑瑶随着管家离开暖阁,待她去后,床上的陈荷睁眼,身上疼痛酸软减轻大半,腹中倒有些饥渴,后又听外院小丫头来报,他想见之人晚上便道。他不禁大喜过望,继而怀疑:“你们莫不是哄我?”小丫头甩头,像拨浪鼓:“不敢欺瞒少爷,是老爷和夫人一起说得。晚上自见分晓。”
陈荷勉力支起身子,道:“我要吃饭沐浴。”房内丫鬟俱是欢喜:“阿弥陀佛,总算有起色了。”陈氏夫妻摆了一桌好宴席,请郑瑶上座。她也没客气,自己是来解决问题的,坐贵座没什么不妥。
陈母打量她,但见她一身道袍,飘然若仙,面容清丽绝伦,不似凡尘人。既为儿子的心上人容貌欣喜,又觉心愿恐不能成真,心中惴惴。陈老爷率先道:“不知道长师承何处,今后可有什么打算?"他儿子品貌俱佳,很得佳丽青睐,因着随性大胆的性子,至今没有订婚。未想竞看中了个女道士。孽根啊!
郑瑶道:“先师承名门,收我为俗家弟子。吾四海为家,观风花雪月,一生怡然自得已是很好。”
陈老爷抚须道:“姑娘品貌不凡,出家未免可惜。不若寻一好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