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桃的法子就两种,一是促销,二是提高产品的档次。
比如满九十九文送些别的什么,买的多把零头减去,这得贾掌柜自己考量。
提高产品档次则是,用些好的木材,价格也能稍微提高一些。
亦或是在这纱窗上印上花鸟等装饰,花样比人家多,也好看些。
“掌柜的,若是要画画,我可以代劳,画些花,刻在木头上。掌柜的可以把自己店的名字印在那上面……”云桃一条条说道。
贾为丁细细想着云桃说的话,觉得其中有不少做生意的道理。
仔细记在心中,准备回去试试。
临走前邀着云桃画了几朵映日荷花和白雪红梅等简单工笔画,带回了店里。
让店里的雕刻师傅一雕,便制成花印子,直接印在纱窗边角上,连带着纱帐子也有。
贾为丁甚至想了个私人订制,客人倘若有别的要求,也可以印在上面。
当然,银钱是要给足的。
对于那些买的多的客人,贾为丁瞧他没买纱窗,还会送他几个。
贾为丁想着云桃说的商标,在新打家具里垫了张红纸。
写上了自己铺子的名字,连带着讨喜的话。
经过这么一遭,哪怕有人继续模仿,也会有人牢记他铺子的名字。
南潼城内提到这新出的纱窗和纱帐子,都会想到贾为丁的店铺。
他家铺子里的纱窗雪白透亮,花样子多,买多了还会送东西给你。
贵是贵了些!
但是贵有他贵的道理。
普通人家买纱窗会选择那些经济实惠的,那些不在意这种小钱的富贵人家自然会定好的。
如此一来,铺子的名号不仅响亮了些,纱窗的销路稳定起来。
贾为丁还亲自登门给云桃道谢。
这对云家来说,倒是一桩小事,相互客气几句就完事了。
因为云家有更忙的事情。
到八月底了,天马上就不热,蚊虫也少了。
快到了种玉米种甘蔗的时候,连着地里的红薯也要开挖。
云华春排了排时间,先把甘蔗种下去,地里的红薯还不着急,等玉米种下去再收也来得及。
甘蔗虽是一年能种两季,但两季种植的时间紧紧挨着。
便是收割完了再种时间太挤,田地一年到头不休息,土壤肥力不行,种出来的甘蔗品质差,也不甜。
加上夏天海边台风等各种原因。
大多是在八月底九月开始种。
也有一些想多挣点儿糖钱的,家里地多,二月也在种。
云华春是直接从商贩手里买了一大车甘蔗回来当种子,花了他不少的银子。
村里人有想种的,有的人家咬咬牙还能买得起甘蔗,但有的人家买不起。
“大家伙别急,买不起的可以来帮我干活来换甘蔗。”云华春当着村子人的面说道。
他拉着一大车的甘蔗回来时,就有不少村里人围在他周围。
“云秀才,这甘蔗要怎么个种法啊?”村里人开腔问道。
他们没种过甘蔗,只知道甘蔗是可以做糖的,金贵得很。
“大家听我的安排就行了!”
“我说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先在我地里种好了,你们再回自己地里鼓捣。”云华春说道。
种甘蔗之前,先要整地施肥。
整地倒是简单,难的在于施肥。
好在海边壳多,贝壳和各种海螺壳碾碎了能作为肥料之一。
云华春早些时候跟村里人说过,赶海后抓着的海鲜,吃剩的壳别丢了。
压碎找个地方埋着,能当肥料。
再接着,便是草木灰和粪便。
杂七杂八的肥料混合在一起,当作底肥埋到土里。
肥料不够,甘蔗可能就长得不好。
云华春没准备那么多的肥料,依旧买了好些夜香。
弄得南潼城内收夜香的都认识他!
听说城外新迁来一些流民,被安置离城很远的地方。
那群流民里有个土财主,喜欢种地,还喜欢买夜香来肥地。
本来这些东西的处理都成了难题,要运得远远的,还不能靠近城郊那些贵人的庄子,不然少不了一顿打。
有人花钱买这些,还花钱请人送过去,自然是高兴不已。
挖地有挖地的规矩。
云华春当着村里人的面,给他们挖地做示范。
“这地,一定要挖这么深的,挖浅了不行。”云华春说道。
他挖了一排就累得慌,当真是太柔弱了。
每块沟里都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能靠太近了。
云华春挖了两排地才收手。
“爹,喝水。”云桃递上水葫芦道。
好在种甘蔗的日子不怎么热,换做大夏天,早就忙出来一头汗。
“好嘞。”云华春喝完水,葫芦放在地头。
云华春挖地,云桃则是在一旁放甘蔗。
带芽苗的甘蔗最好种,云华春成车买回来的甘蔗,没那么多讲究,砍成长短差不多的甘蔗条当种子。
云桃在地里摆甘蔗,万红梅收拢了土。
一家人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