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七百多斤,村长爷爷!”云桃说道。
她在旁边算着呢。
“一千七啊!”石方大口大口喘着气,面色发红,望着云华春止不住的笑容。
半亩地就能种出一千七百斤,这说明什么?
他们以后都不会挨饿了!
“云秀才啊!”石方走过去拽着云华春的胳膊,身子颤抖着。
“村长,您别激动!”云华春看出了石方的不对劲。
怕老人太激动有个万一。
石方喘了半天的气,终于憋出了一句。
“我这不是做梦吧?”
“不是梦,是真的!不信您自己摸摸看!”云华春说道。
他们那里亩产万斤的粮食也有。
这红薯刚刚从地里扒出来,上面沾着不少的土块,一千七百斤里有点儿水份。
但算上这些小个头的红薯,差不多。
还有这大晋的一亩地比他们那里的一亩地要大上一些。
云华春自己是用肉眼估测的,具体大多少他不清楚。
总之,这个产量算是中规中矩,并不突出。
“老天保佑啊!老天保佑啊!”石方双手合十念念叨叨道。
“以后饿不着肚子了!”石方的几个儿子高兴道。
云家的薯种不多,也没种多少地。
带着石方的几个儿子孙子,忙活了一天就全部挖了出来。
一群人想着这块地的产量心中高兴,把全身的劲都给使出来了。
挖好以后,送到云家的地窖里屯着。
“村长,我给你捡些尝尝吧!”云华春说道。
石方一家人帮他挖地,辛苦得很,他有请人家吃饭的准备。
这挖出来的红薯这么多,他一口不给人尝,未免太过小气了。
“唉,这怎么能吃?你不是打算明年当薯种的吗?”石方拒绝道。
云华春早就跟他说过,这批红薯是留到明年分给村里人当薯种的。
这么金贵的红薯,怎么能拿来吃呢?
“石叔,都存几千斤了,绝对够村里人种的!”云华春劝道。
“再说了,红薯种出来不就是用来吃的吗?您老就不想尝尝这红薯的滋味如何?”
“石叔,您别客气了!晚上就留在我们家吃饭吧!我跟您直说了,我厨房堆着好多,已经洗干净下锅了!”万红梅说道。
想到这红薯都下锅了!
石方叹了口气,“你这是何必呢?干嘛一定要给我尝?自己多尝几口不好吗?”
石方心痛归心痛,更多的是期待。
红薯洗净外面的泥土以后,万红梅在锅底加点水直接下锅蒸了起来。
云家的厨房里有两口大铁锅。
平日里,一个锅用来焖柴火饭,另一个锅用来炒菜。
旁边专门炖汤烧热水的小灶台且不提。
两口大锅便能蒸几十斤的红薯。
在锅内大火焖十几分钟,掀开锅盖拿筷子戳一戳就能知道熟透没。
红薯蒸好以后,万红梅用大盆端着,装了好几盆出来。
石家的男女老少都在屋内,每人拿碗捡了个红薯。
“别客气,大家使劲拿,锅里还有!”万红梅吆喝道。
云桃在旁提着茶水。
这是中午烧出来的茶水,早放凉了。
她刚刚回家又烧了一壶,两壶水对半掺一起,温度刚刚好。
云桃帮着倒水,递茶。
石家的孩子围坐在一团,大人都坐在堂屋里。
云家的凳子没那么多,众人便坐在地上。
乡下人没那么多的讲究,云家的屋子里是木地板,瞧着怎么都比他们家的桌椅干净。
红薯拿到手,有些烫。
但闻着手中香甜的气味早就迫不及待,恨不得一口吞下。
云家的红薯皮很薄,轻轻一撕开就下来了,露出里面香甜软糯的橙黄偏红色薯肉。
一口下去,甜的很。
比起来糖都不差!
石家人没吃过糖,此刻手中握着这红薯,感觉吃糖也不必这个差!
真香啊!
石方之前还嫌弃云华春,怎么就把这红薯给蒸了。
直到这红薯吃到了嘴里,他才知道什么叫真香!
石方年纪大了,牙齿松动了数颗。
平日里家中做饭,都是依照他的胃口来做些软饭,多蒸一会儿便是了
逃难路上没那多功夫来做饭,大家伙都是随便吃吃。
每天啃着硬邦邦的饼子,把他的牙齿都给啃掉了好几颗。
在南潼府安定下来,才算拯救了他那几颗仅剩下的牙齿。
“云秀才,这红薯甜的很嘞,你也吃!”石方捧着红薯也不忘催促云华春。
“石叔,您吃!我其实自己偷偷尝了不少!”云华春说道。
这话倒是不作假,他从逃难开始就在吃红薯。
连带这些日子地里的红薯熟了,他还时常挖些回来吃。
做的蒸红薯,红薯饼,红薯酥之类的各种。
吃的她闺女叫苦连天,说甜到受不来了。
石方心想,也是,云秀才说过了,他还去地里挖了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