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辞和小小明姑娘走出院门。
“随便。”
徐辞低头看着她。
明姑娘停下脚步,仰起头,也不说话。
“你可以叫我阿月。”
徐辞默默念了几句。
明姑娘翻了个白眼,不再理他,径直走出小巷。
今天大部分的人都聚集在南边城隍庙附近。
但也有特殊的。
明姑娘走在前面,徐辞跟在后面。
“阿月。”
“你不能变大一些吗?”
好吧,徐辞还以为她是故意的呢。
“带了,很多呢。”
“小心别被人偷了。”
徐辞看着前方的人山人海,说道:“阿月,要不要我牵着你?万一分散...”
主要还是明姑娘这副模样,让他老是下意识地生起照顾的心思。
那场面,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青烟袅袅。
“瞧一瞧嘞!喷火比灶王爷还猛!三文钱买不了吃亏,三文钱看得了绝活!”
“...”
明姑娘小小的身影如穿花蝴蝶般,在人群中自在游走。
徐辞则只能一边喊着“让一让”,一边紧跟着她。
最终,明姑娘在一个地方停下来,看起了戏法。
人群中,一个汉子拿起一根长长的绳子,往天上一扔。
灰扑扑的绳子猛地绷直,蛇信子似的朝天窜去,眨眼间便戳进了一层云雾里。
接着云雾消散,绳子也掉了下来,但人却无影无踪了。
霎时间,掌声雷动。
小小明姑娘也仰头看向徐辞:“给钱。”
“明...阿月,你不会看不出来他的手段吧?”
普通...人吗?
“哪呢?哪呢?!”
“...”
明姑娘蹙起细小的眉毛:“玄玄子是谁?”
“去看看。”
徐辞无奈地追了上去。
在城隍庙东边,两条街相交的地方,搭起了一座木台。
台中央坐着一位看起来颇有仙风道骨的老道,其左右则各站有两人。
左边一位中年男子说道:“正所谓,修炼要从娃娃抓起,因此这次收徒,要求年龄不能超过十岁,还望周知。”
“我女儿五岁!”
“...”
“诸位,适不适合修行还需看根骨,待会儿我们会下去察看,请稍安勿躁。”
徐辞跟着明姑娘挤到了靠近木台的地方。
小小明姑娘摇了摇脑袋:“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看不出来。”
徐辞不禁猜测,莫非她这种状态驱使不了灵力?
原本闭目养神的玄玄子忽然大喝一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没错,绝对没错。
玄玄子急步走到木台边缘,而后直接跳了下去。
人群一片哗然。
老登你疯了吧!
明姑娘还未开口,徐辞就连忙上前阻止道:“真人,舍妹不愿修道,还请另寻他人。”
徐辞低头看向明姑娘,希望她能表示一下。
但玄玄子依旧不肯罢休:“那是你不懂,令尊令堂何在?我与他们说道说道。”
“你胡说什么呢!”
他心中一惊。
其实徐辞在他靠近后,便已经感觉出来了,相较于他的“丰功伟绩”而言,此人的确算是神棍。
徐辞把他拉到一边,问道:“你可知道天青子?”
“前几天他刚请我吃过饭,”徐辞半真半假道:“他还说景州城里有个冒名顶功的,不日就要派人来收了他。”
“你觉得真不真?”
但他其实也有些冤枉。
随后更是莫名其妙地把西凉河除妖这事,也安在了他的头上。
可他也没有趁机干什么坏事——收点富户豪绅的钱除外。
所以他才会在看到那女童时如此激动。
看着一脸真诚的徐辞,玄玄子立即回到台上。
说完,他就招呼上四名弟子,一路往西而去。
“徐道士,其实我还真想看看他能教我什么。”
“走吧,阿月,我带你去吃糖葫芦。”